道德经第四十二章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天下之所恶,唯孤寡不谷,而王公以自名也。物或损之而益,益之而损。古人之所教,亦我而教人。故强梁者不得其死,我将以为学父。
老子是从道开始讲起的,道,老子认为它是无名无形的一种力量,它制定了世界的运行规则,生发出一种混沌之气,称之为“一”,混沌之气里分出了阴阳,这就是“二”,有了阴阳就能生出“三”,进而生出万物。
东子思考
既然提到了道,我就目前我对道的理解,并与佛经比较,说说我的构想。如果说《道德经》是数学的运算法则,那么《佛经》就是在破解1+1为什么等于2。如果《佛经》比做一条线,那么《道德经》就多了两个点,道的出现与道的消失。而道德经在讲这两个点之间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年的事。佛经在讲空,放下,慈悲,脱离苦海,它意义重大,分析的透彻,但相对于道德经,后者对于我们更有现实意义,更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。老子是从道开始讲起的,至于道之前和道之后我觉得老子也是知道的,只是没有说,因为对他所要表达的主旨关系不大。老子形容道是一种力量,它可以生发出大量的信息,不仅有人类的信息,还有猫、狗、树木,世界万物的信息,当然是在慢慢生成,优化。我感觉它像一个图书馆+银行,记录有世间万物的运行法则,规律、道理,按着这些法则去做,道就会加持您,帮助您,一切会变得顺畅;还记录着世间万物的道德积分,您有多少钱它不会统计,您做了多少善事,积了多少福报,它会详细记录,另外记录项还有您的信誉、善良、同情心、孝顺等等,种下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,做善事积分慢慢积累,如果你做了坏事那积分就会断崖式下跌,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,为了可能的下一世也一定要谨言慎行,勿以恶小而为之,不能开这个伤害他人的口子。道它无处不在,它通过人的眼和耳观察着你我,举头三尺有神明,大概就是这个意思。道创造了这个世界,但是它从没有现身,从没有居功,一直在默默地做着。老子正是发现了道的这种品性,并效仿它,总结出人世间的道,放低自己,降低自己的欲望,服务大家,帮助大家,无我利他。长篇大论,希望没烦到大家,感觉想说的还没有说完,以后再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