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石道 

  少私而寡欲 无我而利他

学习《道德经》,参考罗大伦、郭继承等老师讲述的道德经,逐句解释,形成贴近百姓的道德经版本。学习笔记、感悟写入《小石道文集》。

作者 阿拉善玉
微信 manchangfei


道德经
第186句: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
来源:原创 | 作者:东子 | 发布时间: 2024-03-15 | 8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道德经第四十四章: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    如果您知道满足,就不会被侮辱,不会遭受损失。您知道停止就不会死亡,可以长久地存在。老子特别强调我们要把事做好,但是对做事带来的名利、地位等结果,不要太在意。

    东子思考

    贪心不足蛇吞象,不知足就会自取其辱,每天和这个比,和那个比,不如别人就不舒服,就郁闷,就烦躁,每天都不快乐,悲观情绪日益增长,自找侮辱。个人的私欲如果不控制,任由它野蛮生长,不是自己的东西也想占有,争权夺利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其结果就是是死路一条。相反,知足常乐,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,和谐美满的家庭,衣食无忧的生活,健康的身体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回馈给你的家人、朋友、社区、城市、国家,让更多的人和你一样,这样做有个前提,降低自己的欲望,把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放下,比如面子、地位、权利、银行卡上的数字等等,不要太在意,这些不是你要追求的东西。你要做的是如何做好自己?如何帮到孩子?如何孝敬父母?如何处好邻里关系?如何帮到更多的人?如何给大家带来能量?


《道德经》是中国最伟大的经典之一,它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,它的影响遍及全球。它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,全书仅5000多字,却字字珠玑,堪称经典中的经典,有着“万经之王”的美誉,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。我有幸听到了罗大伦在喜马拉雅上播讲的《每天聊点道德经》,受益匪浅,并摘录文中句子,结合自己的理解,与您共同学习、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