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石道 

  少私而寡欲 无我而利他

学习《道德经》,参考罗大伦、郭继承等老师讲述的道德经,逐句解释,形成贴近百姓的道德经版本。学习笔记、感悟写入《小石道文集》。

作者 阿拉善玉
微信 manchangfei


道德经
第223句:终日号而不嚘(音同忧),和之至也
来源:原创 | 作者:东子 | 发布时间: 2024-03-24 | 8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道德经第55章:含德之厚者,比于赤子。蜂虿(音同拆)虺(音同会)蛇弗螫(音同视),攫(音同绝)鸟猛兽弗搏。骨弱筋柔而握固。未知牝(音同贫)牡(音同母)之会而脧(音同最)怒,精之至也。终日号而不嚘(音同友),和之至也。和曰常,知和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
  嚘,噎住,气逆。和,阴阳之和气。刚生下的小婴儿,总是“哇哇”地哭,但是他不会背过气。老子通过一个孩子的状态,描述了一种工作状态。您的神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了,把您的心念全部用到了工作上,没有与之不匹配的欲望。这样的人就会一团和气,阴阳相和,从而把事情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。

  东子思考

  以前经常听老人说,小婴儿天天哭是在干活呢,而且尽职尽责,不停地哭,也不会出什么问题。这又是老子发现的小婴儿的一个状态,用它来比喻悟道之人的工作状态,整天整天地工作,甚至有时忘记吃饭,但是您并不疲惫,而且精神状态饱满,那是为什么?那是因为阴阳相合,您的神和形是搭配的,您的心念、欲望和您做事的本身是调和的。您的状态相合,您就能把事做得特别好。


《道德经》是中国最伟大的经典之一,它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,它的影响遍及全球。它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,全书仅5000多字,却字字珠玑,堪称经典中的经典,有着“万经之王”的美誉,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。我有幸听到了罗大伦在喜马拉雅上播讲的《每天聊点道德经》,受益匪浅,并摘录文中句子,结合自己的理解,与您共同学习、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