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第61章:大邦者,下流也,天下之牝(音同聘)。天下之交也,牝恒以静胜牡。为其静也,故宜为下。大邦以下小邦,则取小邦;小邦以下大邦,则取于大邦。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故大邦者,不过欲兼畜人;小邦者,不过欲入事人。夫皆得其欲,大者宜为下。
在老子那个年代,如果大的诸侯国能把自己的位置放低,就能得到小的诸侯国的支持。小的诸侯国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以后,就能跟大的诸侯国更好地相处,小的需要依附大的。大的诸侯国不过是想让大家来归附,从而养活更多的人而已。小的诸侯国不过是想依附大的诸侯国,为大家服务而已。如果大家都能把位置放低,就能够达到目的,还有什么愁的呢?大的诸侯国首先要把位置放低,这个是关键。
东子思考
大的诸侯国如果把位置放低,就会让小的诸侯国更容易接近,更容易得到小诸侯国的支持。小的诸侯国把位置放低,就能跟大诸侯国更好地相处,小的需要依附大的。所以大的诸侯国只不过是让大家来归附,从而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而已。小的只不过想依附大的,让自己的百姓生活地更加稳定、幸福。如果大家都能把自己的位置放低,就能够达到目的,当然小的诸侯国更容易做到,而大诸侯国能把自己的位置放低,这才是关键,才是重点。大小诸侯国是这样,小到我们百姓之间也是一样,领导者、强者、师者、长者、执法者,如果他们都能够把自己的位置放低,那么人与人之间相处会更融洽、和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