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石道 

  少私而寡欲 无我而利他

学习《道德经》,参考罗大伦、郭继承等老师讲述的道德经,逐句解释,形成贴近百姓的道德经版本。学习笔记、感悟写入《小石道文集》。

作者 阿拉善玉
微信 manchangfei


道德经
道德经第77句:太上,下知有之;其次,亲誉之;其次,畏之;其下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
来源:原创 | 作者:东子 | 发布时间: 2024-11-08 | 10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,下知有之;其次,亲誉之;其次,畏之;其下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犹呵,其贵言也。成功遂事,而百姓谓我自然。

  最高级的管理者,手下的员工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,不太熟悉,甚至都不认识;第二级的领导者,有能力、有威望,手下人都尊敬他、亲近他。第三级的领导,大家都畏惧他。最差的领导,大家都否定他,诋毁他。你的信用、品德不足,被管理者就不再相信您了。

管理者分成四个境界:

  最高一层,其实他下面的被管理者就知道有这个人而已;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不会发生什么直接关系,他把制度建立好,让其自动运行就行了,领导者非常轻松,他的员工每天工作也非常有秩序。这种领导者隐于背后,让公司在正常的管理体制下运行,也不会遭受外界的攻击、嫉妒等。

  第二境界是他下面的人亲近他、尊敬他、称赞他;这种领导者往往有着极高的热情去推动企业的发展,企业也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,领导者的任何波动都会引起企业的动荡。

  第三境界是被管理者害怕他、畏惧他,在他的压力下去工作;前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道、德、法。道是最高的,是世界运行的规律,领导者明白规律以后,他隐身于其后,让一切按照道去运行,按照制度去执行,大家自主去完成自己的工作,无我利他这种境界最高;德是道的外在体现,它是榜样以及各种品德,以德来运行企业,就需要各种榜样与行为规范;法是最后的强制性惩治措施。

  最低境界是被管理者会侮辱这个管理者。道、德、法都做不到的话,下面的人就会侮辱您,因为您不为大家去进取,只为自己捞取而奴役大家。

  你的信用、品德不足,道、德、法都做不到,被管理者就不再相信您了,您的领导基础就动摇了。

  老子在这里讲的很清晰,也很深刻,也不同凡响。罗大伦在他的书中举了例子。第一类领导者,他举了顺丰的老板王卫,全国人民绝大多数的人不认识王卫,而人家的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,蒸蒸日上,领导者退居幕后。第二类领导者罗大伦没有提名道姓。而我却想到了赵本山,他是我一直喜欢、尊重的艺术家,但是他的企业、组织都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,他应该向道靠近,向第一类领导者学习。第三类罗大伦举的例子是秦始皇。最后一类,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。


《道德经》是中国最伟大的经典之一,它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,它的影响遍及全球。它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,全书仅5000多字,却字字珠玑,堪称经典中的经典,有着“万经之王”的美誉,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。我有幸听到了罗大伦在喜马拉雅上播讲的《每天聊点道德经》,受益匪浅,并摘录文中句子,结合自己的理解,与您共同学习、成长。